广告
首页 行业知识 详情

等保测评有几个等级?

时间 : 2025-09-03 编辑 : CESU.AI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核心制度,旨在通过分级分类防护,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数据安全。很多企业和机构在开展等保工作时,首先会问“等保测评有几个等级”。本文将全面解析等保测评的五级划分体系,详解各等级的防护要求、适用对象及测评重点,帮你明确自身需符合的等级标准。​

等保测评

一、什么是等级保护?​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是指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结合其面临的安全风险,划分不同保护等级,采取相应安全保护措施的制度。等保测评则是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状况进行检测评估,验证其是否达到对应等级的安全要求。该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设立,是所有运营、使用信息系统的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二、等保测评有几个等级?

1、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

安全要求:最基础的安全防护,由用户自行制定保护措施,无需通过第三方测评。​

适用对象:个人或小型组织使用的、无敏感数据的普通信息系统,如个人博客网站、小型办公文件服务器等。​

核心特点:无强制测评要求,仅需满足基本的身份认证、数据备份等简单防护措施。​

 

2、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

安全要求:在一级基础上增加审计跟踪、访问控制等措施,需通过内部测评或第三方测评。​

适用对象:中小型企业的非核心业务系统,如企业内部办公OA系统、普通电商平台、校园内部管理系统等。​

核心特点:需具备日志审计、漏洞扫描等能力,能检测并记录常见安全事件,但无需满足复杂的灾备和应急响应要求。​

 

3、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

安全要求:涵盖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全维度防护,需通过第三方机构强制测评,每年至少测评一次。​

适用对象:政府机关、金融机构、能源企业等的核心业务系统,如银行网上银行系统、政务服务平台、电力调度系统、三甲医院HIS系统等。​

核心特点:要求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响应机制,具备异地备份、入侵防御、安全隔离等能力,是目前企业等保测评的主流等级。​

 

4、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

安全要求:在三级基础上增加“纵深防御”体系,采用加密、访问控制、安全监控等更严格的措施,测评频率更高。​

适用对象: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如国家电网调度系统、民航指挥系统、大型金融机构核心交易系统、国防科研系统等。​

核心特点:要求系统具备抗DDoS攻击、恶意代码防护、数据防泄露等高级能力,且需建立专门的安全运营团队。​

 

5.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

安全要求:我国等保体系中的最高等级,采用自主可控的安全技术和产品,实现对所有访问行为的实时验证和全面防护,测评标准最为严格。​

适用对象:仅适用于涉及国家绝密信息的特殊信息系统,如军事指挥系统、国家核心情报系统等,普通企业和机构无需考虑。​

核心特点:安全措施需达到“防渗透、防破坏、防窃取”的最高标准,由国家指定专业机构负责测评和监管。​

 

三、等保测评的流程与意义​

1.主要流程​

等保测评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定级备案→差距整改→测评实施→持续优化。​

2.核心意义​

合规性要求:避免因未开展等保测评违反《网络安全法》,面临罚款、停业整顿等处罚;​

风险防控:通过测评发现系统安全漏洞,提前防范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风险;​

业务保障:满足客户、合作伙伴的合规要求,提升企业品牌信誉和市场竞争力。​

 

四、企业如何选择等保等级?​

企业需根据“系统重要程度+数据敏感级别”选择等级:普通业务系统选二级,核心业务系统或涉及敏感数据的系统选三级,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系统选四级及以上。建议先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等保咨询”,明确定级标准后再开展测评工作。​

 

总之,等保测评的五级划分体系为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提供了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框架。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三级等保是满足合规要求、保障业务安全的核心选择。开展等保测评不仅是法律义务,更是提升网络安全能力、防范安全风险的关键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