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行业知识 详情

DNS攻击方式有哪些?

时间 : 2025-09-11 编辑 : CESU.AI

DNS作为互联网的“导航系统”,其安全性直接影响网络服务的可用性。DNS协议设计缺陷与部署复杂性使其成为攻击者的重点目标。本文将系统梳理DNS攻击的主要类型、技术原理及防御策略。

DNS攻击

一、什么是DNS攻击?

DNS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篡改、劫持或滥用DNS解析过程,将用户引导至恶意站点或耗尽目标资源的行为。其核心在于操纵域名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或利用DNS协议特性实施拒绝服务攻击。据统计全球每分钟发生超过10万次DNS攻击,造成企业年均损失超200万美元。

 

二、DNS攻击方式有哪些?

1、DNS缓存投毒

攻击者伪造DNS响应包,将虚假IP地址注入解析器缓存。将银行域名解析到钓鱼网站,用户访问时自动跳转至恶意页面。2008年DanKaminsky漏洞曾使全球DNS服务器面临大规模投毒风险。

2、DNS劫持

通过篡改DNS服务器配置或路由表,强制用户访问攻击者控制的服务器。常见于恶意软件感染或ISP级劫持,用于展示广告或窃取数据。某电商平台曾因DNS劫持导致用户资金被盗。

3、DNS放大攻击

利用DNS查询响应比放大流量,通过伪造源IP将海量响应导向目标。2016年Mirai僵尸网络发动的DNS放大攻击峰值流量达1.2Tbps,瘫痪半个美国互联网。

4、DNS隧道

将恶意数据隐藏在DNS查询中,绕过防火墙实现隐蔽通信。攻击者可借此窃取数据或控制内网主机。某能源企业曾因DNS隧道泄露核心机密,损失超5000万元。

5、随机子域名攻击

生成大量随机子域名,耗尽DNS服务器解析能力。2024年针对某游戏平台的攻击中,攻击者每秒发送400万次随机查询,导致服务中断6小时。

6、幻域攻击

注册大量不存在的域名,并配置极慢响应的DNS服务器。当用户查询这些域名时,解析器因等待超时而耗尽资源。某金融机构曾因此遭受DDoS攻击,在线服务瘫痪12小时。

 

三、DNS攻击的安全防范策略

技术防护

1、部署DNSSEC验证响应真实性,防止缓存投毒。

2、使用Anycast网络分散流量,抵御DDoS攻击。

3、启用DNS过滤,阻断已知恶意域名查询。

管理措施

1、定期更新DNS服务器补丁,修复协议漏洞。

2、实施最小权限原则,限制DNS配置修改权限。

3、建立变更审计机制,追踪异常配置修改。

应急响应

1、配置多线路DNS解析,确保单点故障不影响服务。

2、制定DNS攻击应急预案,明确熔断机制与恢复流程。

3、定期进行攻防演练,验证防御体系有效性。

 

综上所述,DNS攻击已形成从缓存投毒到协议滥用的完整攻击链,攻击者不断利用新技术提升攻击效率。企业需构建“技术防御+管理规范+应急响应”的三维防护体系,通过DNSSEC、流量清洗、零信任架构等手段提升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