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行业知识 详情

DNS欺骗的原理是什么?

时间 : 2025-09-30 编辑 : CESU.AI

在数字化时代,DNS作为互联网的“地址簿”,承担着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的核心功能。DNS欺骗攻击通过伪造DNS响应,将用户导向恶意服务器,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重大威胁。本文将系统解析DNS欺骗的原理、攻击手段及防御策略。

DNS欺骗

一、DNS欺骗的原理是什么?

DNS欺骗的核心在于利用DNS协议的无状态特性与事务ID的预测漏洞。攻击者通过以下步骤实施攻击:

1、监听与预测:攻击者监听目标用户的DNS查询请求,获取事务ID和端口号。早期DNS协议中,事务ID存在可预测性缺陷,攻击者可通过发送测试包猜测ID。

2、伪造响应:在合法DNS服务器响应前,攻击者抢先发送伪造的DNS响应包,其中包含错误的IP地址映射。

3、缓存污染:若伪造响应的事务ID与端口号匹配,客户端会将其存入DNS缓存。后续查询将直接使用缓存中的错误记录,导致用户持续被导向恶意服务器。

在局域网环境中,攻击者可通过ARP欺骗将自身MAC地址伪装成网关,拦截所有DNS请求并篡改响应。用户访问“bank.com”时,实际被导向钓鱼网站,输入的账号密码将被攻击者窃取。

 

二、DNS欺骗攻击如何解决

针对已发生的DNS欺骗攻击,需采取以下措施:

1、清除缓存:通过命令行工具清除本地DNS缓存,避免继续使用错误记录。

2、手动解析:临时修改本地hosts文件,手动绑定域名与正确IP地址。将“example.com192.0.2.1”添加至hosts文件,绕过DNS查询。

3、切换DNS服务器:将客户端DNS配置更改为可信服务器,这些服务器通常具备更强的抗攻击能力。

 

三、如何防止DNS欺骗攻击

防御DNS欺骗需从协议加固、传输加密和架构优化三方面构建纵深体系:

1、部署DNSSEC

DNSSEC通过数字签名验证DNS响应的真实性,防止数据篡改。某金融机构部署DNSSEC后,伪造响应因签名验证失败被丢弃,攻击成功率下降90%。

2、启用加密传输

使用DNSoverHTTPS或DNSoverTLS加密DNS查询,防止中间人窃听。浏览器已默认支持DoH,可有效抵御网络层监听。

3、限制递归查询

关闭DNS服务器的递归查询功能,或仅允许可信IP访问,缩小攻击面。企业内网DNS服务器可配置ACL,仅响应内部设备请求。

4、动态事务ID与端口跳变

现代DNS协议采用随机化事务ID和源端口,增加攻击者预测难度。测试显示,随机化技术可使DNS欺骗攻击成功率从85%降至5%以下。

 

综上所述,DNS欺骗攻击通过伪造DNS响应实现流量劫持,其防御需结合协议升级、加密传输和访问控制。企业应优先部署DNSSEC和DoH,定期更新DNS服务器软件,并开展员工安全培训,构建“技术+管理”的双重防护体系。